平潭以水为“笔” 绘好惠民新图景-凯发app官网入口

平潭以水为“笔” 绘好惠民新图景

2024-09-23 10:06:16 来源:平潭网 作者:林秦东/文 江信恒/摄

三十六脚湖旁的湖南村

在金井片区,当你漫步于大厝基村的古朴巷陌,或是在湖南村村口驻足凝望,目光总会在不经意间捕捉到一抹与众不同的景致——通体由花岗岩砌筑的拱状水渠。据村民介绍,这两处拱渠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半个世纪前,大厝基村与湖南村携手共建的一段历史遗迹。

位于大厝基村的水渠

在那个物质匮乏、技术条件有限的时代,为了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两个相邻的自然村落决定联合起来,修建一条通往三十六脚湖的引水渠。如今这两处拱渠完成使命,退出历史舞台,虽历尽沧桑,但如同时间的刻度,铭刻着过往,指引着未来。

历史的脉络:共铸命运的幸福渠

解放初期,“靠天吃水”曾是包括大厝基村在内平潭许多村庄不得不面临的窘境,几口井养活一个村,在当时是常有的事。为了满足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的需要,1959年,大厝基村修建了村里第一座水库——大墓水库。

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农田建设和人口规模不断壮大,大墓水库已无法满足周边村庄的用水需要。在当时全国各地掀起大兴水利建设的时代热潮下,地处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三十六脚湖南面的湖南村,便成了最适合兴修水渠的村庄。1972年前后,湖南村联合相邻的大厝基村共同规划修建一条用于农业灌溉的引水渠。在当时县政府有限的财政支持下,轰轰烈烈的修渠工程于1973年5月正式动工。

“当时修渠都是大家自发组织、自愿加入的。每家每户的青壮年甚至妇女儿童都参与了水渠的建设,大家连干粮都是自备的。”回忆起当时修渠的盛况,身为修渠工程施工专业队队长、如今75岁的大厝基村村民魏良友仍激动不已。

“修这条引水渠不容易呀!”

据魏良友介绍,修建长距离的引水渠,必须穿过复杂的地貌,因此需要一系列的配套设施,例如渠道、引水桥、水库等,相应所需的物料也可想而知。在资金、设备和技术都极为困难的环境下,勤劳的村民们硬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大家各司其职,发挥所长。有的人凿石头、有的人当木工,没有技术的就卖力气。”湖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荣兴说,为了确保水渠的施工质量,村里决定选用最坚硬的花岗岩,由于交通不便,大家硬是靠简陋的榔头和錾子,将这些花岗岩从山中开采出来并打造成型,再通过人力将打好的石头一筐又一筐地挑回到村里。

材料和人工还只是修渠的第一步,如何从平地架起一座几层楼高的水渠才是一项大考验。据魏良友回忆,当时修渠最难的是拱桥基座和拱门顶部、拱圈的填充工作。

当时的起重机远不如现在的先进稳固,石材要从地面一步一步吊装到几层楼高的半空中,高度越高,风险也越大。“当时可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魏良友说。

拱门顶部和拱圈之间的填充,则是整个修渠工程最为关键的一步,为了确保最后水渠的结构稳定可靠,中间填充的石头之间必须做到严丝合缝。尤其是填入的最后一块石头必须挑选合适的尺寸,再由师傅用石锤将其凿入。

从1973年动工到1974年建成,这座倾注了湖南村和大厝基村村民心血和智慧的引水渠终于建成。水渠全长一千多米,渠道宽一米,横跨湖南、大厝基两个村,能够满足两个村的农业用水需要。

“第一次引水灌溉的时候,村里上下都特别激动,为了这座宝贵的引水渠,村里家家户户都作了许多贡献,有的甚至把家里最宝贵的耕地让出来给水渠打地基。”林荣兴回忆道,虽然村口奠基牌上的命名是“翻身水渠”,可大家还是更习惯喊它“幸福渠”。

时代的巨变:穿山越海的幸福水

岁月倥偬,时光翩跹,平潭供水用水的历史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是穿山越海入岚岛的“幸福水”——2023年7月14日10时37分,平潭天岭隧洞出水口处,来自永泰县大樟溪的优质原水奔涌而出,汇入平潭三十六脚湖。

“接上自来水,过去是不敢想的事情,别看湖南村离三十六脚湖最近,但大家都打趣我们村‘近水楼台不得月’,原因就是过去供水一直很紧张。今年3月,‘一闸三线’的水也正式通向我们村了。”林荣兴笑着告诉记者,没有“一闸三线”工程之前,村里基本还是依赖自己修建水管连接水井满足用水需求,现如今,用水可比过去方便多了。

湖南村村民王孙武激动地说,“一闸三线”引水工程投用以来,村里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政府还为村里提供了用水补助,极大方便了村民的饮水用水需求。

回望这些年,实验区在筑牢城市供水“生命线”,从“源头”到“龙头”做好平潭“水文章”的每一步都有迹可循,平潭群众也实现了从“喝上水”到“喝好水”的转变。

“自平潭城乡供水一体化巩固提升工程实施以来,主岛自来水普及率由过去的63.3%提升至88%。相较于过去,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为平潭群众引入了更优质的水源,并加强了水质的监测管理,实现‘合格水’向‘优质水’的飞跃。”福建水投集团平潭水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林剑表示,目前平潭自来水的水质在全省名列前茅,在2023年福建省城市供水运行健康排名中位列全省第一。

从过去的库水共饮、渠水共溉,到现如今的“一闸三线”、家家通水,从上世纪70年代的“向天求水”“人地抢水”到现如今全区日引水量超过75万吨、有效灌溉面积达3.99万亩,实验区水利现代化的图景正徐徐展开。

而大厝基村与湖南村之间的这条幸福渠,不仅是水利工程的杰作,更是人文精神的凝聚。它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来平潭民生福祉稳步增进、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的风雨兼程,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记者手记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水是民生之本、生态之基、乡村之魂,农村供水作为重要的基础支撑,承载着乡村振兴的民生期待。建水库、修水渠、兴农业,幸福渠这条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引水渠,曾经是湖南村和大厝基村里三代人生活的希望。

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精神传承都被写在了历史的每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从1974年到2024年,从引水灌溉的“幸福渠”到“一闸三线”的“幸福水”,这期间发生的许许多多动人故事无法简单用寥寥数笔记录,但以水济民、以水兴农的百年大计,为老百姓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却是满满的、稳稳的、实实在在的。

奋进强国路,阔步新征程。时间是最真诚的发声者,整整五十载的沧桑巨变也证明了一条铁律:历史的发展历程,一直应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伴改革而行,改革之路,雄关漫漫,其道大光。

七十五载砥砺奋进,昂首向前再奏华章,唯有奋楫争先者,方能蹄疾步稳、一往无前。

责任编辑:林巧薇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网站地图